select classname from aClass where classid=5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方法”等两项国家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近日,江门检验检疫局承担制定的“进出口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的检测方法”和“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蔗糖聚丙烯醚的检测方法”两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了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和中国检科院等部门的专家评审。 由于此前国内外均无相关标准,江门检验检疫局这两项国家标准的顺利通过评审为今后我国对进出口食品添加剂6-苄基腺嘌呤、蔗糖聚丙烯醚的检测提供了保证。
牛年伊始,慈溪双立电子有限公司不断接到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客商的电话,说要到他们的公司来考察,并订购产品。是什么产品让外国客商这么关注?公司老总宓孟立告诉记者,那是他们研发生产的一种能用电力线来上网的设备。 一直以来,市民在装修新家时,都会事先考虑在各个房间布好网线,以便将来上网。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可用双立开发的这种设备解决了。这种名为网络通电源桥接器的设备,就是绕开了网线这个环节,直接把家里的电力线当成网线来使用。这种桥接器一头是普通的电源插头,另一头是普通的网络接口。在有电源插座的地方,只要把电源插头插上电源插座,另一头插上电脑,电脑就能直接上网了。现在用电力线上网的速率能够达到85M,跟市场上主流上网设备的100M速率差不多,足以满足普通ADSL宽带2M速率的信号传输。 这样一来,在同一个电表范围内的电力线不仅能传输电力,同时也变成高速传输数据信号的网线,一线二用。这种设备对于一些楼上楼下的家庭和办公场所来说,就非常省时省力,既环保又避免布线的烦恼。 这项新技术,在研发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宓孟立告诉记者,由于电力线的信道具有时域上不恒定、不可控的特点,必须解决好信号冲突问题,才可能实现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介进行高速数据通信。从2006年开始,双立就与武汉科技大学、美国英特伦公司等展开合作,致力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研发。在去年5月研发成功顺利投产后,这个产品马上就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一些国外客商闻讯,要求在他们的国家独家代理这个产品。刚推向市场半年就累计售出4.5万台设备,预计今年可以实现生产20万台。 据介绍,双立接下来还将研发用电力线承载电话、电视等多种信号,并将电力线载波技术应用到变压器中,这样就可以小区化、大规模化使用,让电力线一线多用,为节约型社会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目前,这项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并获得了宁波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奖励。
2009年,国内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即将投放市场,引起了低压电器行业的全面关注。而观察家认为,随着这代产品的出炉,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也将开始。 原定2010年开发出炉,投向市场的国内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投产时间挪到了2009年。 1月17日,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何瑞华教授再次接到浙江省乐清市一位电器行业朋友的电话,询问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的投放进度。乐清市因低压电器生产厂商云集而被誉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对方急迫知道这代产品的投放进程的心态,再次暗示了这代产品投产的重大意义。 “现在是个紧要关头,行业内谁能先跨出去,承担第四代产品的开发,谁就能活下来。否则,以目前的利润水平,前景不敢想象。”何瑞华说。 作为电力产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压电器尽管只用于交流电压1200伏以下、直流电压1500伏以下的低压电路中,但所起的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极为重要。据统计,电路中80%以上的电能都是通过低压电器分配使用的。 而事实上,正因为重要,国内外低压电器市场的竞争也一直很激烈。上世纪90年代后期,恰好我国第三代低压电器产品开发完成并推广,施耐德、西门子、ABB、默勒、GE、三菱、富士等国外低压电器主要制造商就相继推出了新一代产品。产品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结构和材料选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如数字与通信技术)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这一举动无疑给中国低压电器制造市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我国新一代低压电器产品(第四代)竞争再次开始,新产品的开发必须加速。 2004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我国第四代低压电器发展战略。随后,制定了第四代产品结构方案及实施计划。目前研究所正加紧对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进行研发和测试,预计今年投放市场。这些举动无疑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全面关注,成为了生产厂商关注的焦点。 “第四代产品与第三代产品有质的区别。”何瑞华说,“随着微机处理器在低压电器领域的大量应用,网络化、可通信已成为国外第四代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智能型、小型化等已经成为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 第四代产品与前三代产品的“机械式”相区别的这些特点,无疑在高筑行业壁垒,将加速老低压产品的淘汰速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断路器的智能脱扣器。资料显示,施耐德、西门子等国外厂商生产的新一代低压电器,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研发的智能脱扣器能够对电网中的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提高断路器的保护精度和可靠性。这些差异化的特点,将开拓大量的市场。 何瑞华举例说,如在智能化方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研发的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将做到能与国际上多种开放式先进现场总线连接,以满足低压配电与控制系统网络化需求。 “这些都是一些高科技含量的东西。不是能够简单复制的。”何瑞华表示,“而且,这些技术都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注定了厂商不能重复以往简单仿制他人的老路。” 显然,随着第四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投入,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将重新洗牌。任何一个不开发可通信、网络化的产品,不研究现场总线等技术的低压电器厂商,在未来将完全失去市场竞争能力。 ◆新闻链接 我国低压电器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国低压电器产业的形成阶段。我国在模仿苏联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出第一代统一设计的低压电器产品。第一代低压电器产品的结构尺寸大,材料消耗多,性能指标不理想,品种规格不齐全。 1978~1990年,我国更新换代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制造了第二代产品。产品技术指标明显提高,保护特性较完善,产品体积缩小,结构上适应成套装置要求,成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低压电器的支柱产品。 1990~2005年,我国自行开发试制了智能化的第三代产品,以DW40等产品为代表,其性能优良、工作可靠、体积小,具有电子化、智能化、组合化、模块化和多功能化,总体技术性能达到或接近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 第三代产品较之第二代产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高性能、小型化和智能化。所谓的高性能是指控电量提高了一倍。从体积看,跟第一代产品相比又小了很多,体积大概是第一代产品的四分之一。另外,电磁技术与芯片技术得到应用。这使得低压电器开始带有智能化的功能,所以第三代产品又叫“智能电器”。
2009年1月1日,O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修订后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测试2009版Oeko-Tex®Standard100标准已经生效。与以往一样,本次例行修订同样综合考虑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的变化情况。 从现在开始,所有Oeko-Tex®认证标准体系中的限量值及测试指标均以mg/kg为计量单位。由此就可以避免体积与质量单位之间换算而产生的混乱,如“μl/l”或mg/m3,同时更容易与其它有害物质清单中的指标进行比较。 基于六溴环十二烷(HBCDD,hexabromocyclododecane)被列入REACH法规高度关注物质清单(SVHCs)以及目前一些国家欲将decaBDE列为禁用物质的有关讨论,在修订后的Oeko-Tex®Standard100标准中十溴二苯醚(decaBDE,decabromodiphenyl)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D,hexabromocyclododecane)已明确地被作为禁用阻燃剂。事实上,禁止使用阻燃剂的规定对于Oeko-Tex®Standard100标准中的第一级别、第二级别和第三级别产品已经严格地实施了很久。 同样,对于临苯二甲酸盐及其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不得超过0.1%(重量百分比)的总量考查在Oeko-Tex®Standard100标准中的第一、二级别的产品上也早有规定。由于这些物质被列入了REACH法规高度关注物质候选名录中,为此Oeko-Tex®Standard100标准中的第三级别产品(适用于磨损的成衣产品)和第四级别产品(适用于所有内饰及装饰材料)将立即执行此规定。 在新版的Oeko-Tex®Standard100标准目录中,在现有基于人工汗液萃取方法测试重金属的基础上,增加了总铅和总镉两个测试项目。由此,现在就可以测定那些与织物基材紧密结合在一起但人工汗液不能萃取出来的大量重金属铅和镉。例如,老化和机械磨损会使玩具上含有重金属铅和镉的面漆脱落,可能被儿童吞食,从这个意义上讲总铅和总镉考核就显得很有必要。之所以加入以上两个与纺织品和玩具有关的考核指标,是由于去年在美国市场上发生了因违反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制定的关于有害物质标准而导致的大量的索赔和召回事件。 同时,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磺酸及盐类(PFOA)将被纳入到新版标准中予以考核。由于欧盟官方目前对于PFOS和PFOA的测试方法仍处于制定阶段,所以现阶段O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各成员机构将沿用自家研发的测试方法对列为PFOS的各类物质进行测试。
药监局力争在3至5年内全面提高上市药品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13日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和食品药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等影响,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在我国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审评审批与监督管理存在脱节 邵明立说,经过两年多的专项整治,我国解决了一些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矛盾和紧迫问题。但是,随着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监管基础不牢固、监管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更加凸现,食品药品产业多、小、散、低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淡薄;食品药品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当数量的标准水平偏低;审评审批与监督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也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邵明立表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提出将“保增长”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一形势下,食品药品产业的结构调整可能会加快,产业集中度和管理方式等都可能发生新的变化,这是积极的方面,但也必须看到,由于生产经营困难增多,有的企业可能违反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经营,挑战安全底线;有的企业在重组、并购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也可能对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等产生影响。 “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言,在保增长的压力下,保民生、保安全的难度加大,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邵明立指出,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2009年必须强化质量安全第一的意识,全面提高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形成健全的药品标准体系 邵明立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于2009年着力完善食品药品标准体系和监管法规制度,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全部上市药品标准的全面提高,在我国形成比较健全的药品标准体系。 “要把建立最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作为深化食品药品专项整治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邵明立说。 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加快实施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加强标准制定的国际合作,完善药典标准的形成机制和淘汰机制,开展2000个品种的药品质量标准修订提高工作,抓进度、保质量做好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制修订工作,积极推进中药、民族药标准的修订和规范工作,以全面提高药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思路明晰 措施有力 ——2009年认证认可部分工作展望 作为质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认证认可工作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服务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认证认可事业健康发展。 服务大局现真情 依据《认证认可工作2009-2010年发展纲要》,认证认可工作要在服务大局上下功夫: 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的基础作用方面,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市场准入制度作用,加强进出口食品注册工作在预防风险和过程控制中的作用,严格认证及相关机构、认证人员的准入,加强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大力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 研究推动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认证、花卉认证。 国家质检中心授权中向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倾斜;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积极推动工业领域比较成熟的认证制度在农业领域广泛运用,推动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组织开展绿色市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推动实施具有食品防护功能的HACCP监管体系;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向政府、公共组织和现代服务业延伸,挖掘中小企业及消费者对服务的关注点,大力发展体育服务、旅游服务等服务认证。 同时,还将在认证认可行业中加强诚信建设。强化诚信意识,完善诚信评价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严厉惩处失信行为,以行业诚信影响和带动社会诚信的确立。并围绕国家外交外贸工作大局,重点在国际互认合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 落实责任见真章 强化行政监管是提高认证有效性的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认证认可工作的特色优势。2009年的认证认可工作将继续强化行政监管,发挥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地方认证监管主体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认证监管工作机制。 结合认证行政执法试点,不断创新认证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认证结果的质量和行政监管责任可追溯体系,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监管的联动机制。 此外,认监委在今年开展的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还将按总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做好认证认可领域内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相关工作。 强化基础出实招 为了强化基础工作,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宣传推动,努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推动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率研究成果的运用,实现认证认可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量化衡量;组织好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加快“国家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等认证认可科研项目研究的进程,争取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完成检验检疫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规程类标准应用于合格评定程序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标准体系,未来两年内认证认可国际标准(ISO/CASCO发布)转化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 建立完善认证认可数据统计制度和相关信息平台,重点建设好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实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审批。加快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推广运用,建立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认证及相关机构、相关行业与认监委的信息采集、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满足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执法需求和社会对认证认可的信息要求。加快“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政务公开和检测资源综合利用。地方认证监督部门要按照工作要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